close
前些時候友人覺得意志消沉,需要好好地看一本能被激勵的書籍,於是她買了[創意工廠MIT]。 著書的作者懷特在1981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在1984年取得機械工中程學位,原本我以為他會用第3人稱寫一些關於MIT的趣聞,但實非如此,他全書幾乎以第1人稱來寫作,所以是以作者本身的經驗帶領讀者進入創意工廠。

一開始,作者認為自己只是僥幸得到MIT碩士班的准許(實際上也的確是因為行政上的疏忽),在MIT裡,教授們不是上市上櫃的大老闆,不然就是一輩子在MIT裡的天才,一不小心就會與諾貝爾狀得主擦身而過,所以,MIT不僅僅是學術的殿堂,更是支撐世界未來的科技樑柱。

作者在第一年時,除了要應付繁重的功課,更要尋找資金的來源,因為第一學期的生活費,還是作者向父親和親戚以些許的利息借貸才得以踏入學校,在不熟悉及忙碌的學校生涯,作者第一學期得到C&C,但MIT把每個學生當作螺絲丁,拿在手中檢視,光采奪人尚可利用的就放入籃子裡,廢銅爛鐵的就丟棄在垃圾裡,想在MIT生存下去,就是得要拿到一定水準的成績,A,B,C...就是你向社會證明的標籤,看到這裡,我不禁同意作者,大部分的人在進入MIT之前,一定也是各高中or大學的頂級菁英,原本在一所高中內,也許只有你會彈鋼琴,但是在MIT裡,你會發現誰都會彈鋼琴,所以菁英瞬間在MIT裡降格為凡人,得到C&C&C.....你可能會一輩子想同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只能得C」,但是只要走出去,還是有多少人備著位子空著工作等著這些曾經在MIT待過的菁英,我非常同意作者所說:「爬聖母峰時,因為碰到暴風雪而沒有登頂,實在不用覺得羞恥!」

MIT是個非常會壓榨學生的地方,但也因為如此,你會發現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作者因為成績上的壓力,不得不努力再努力,我誠然相信他實在不會笨到哪裡去,並且也因為他的毅力和敏銳的觀察力,讓他得以在MIT繼續生存下來,而接下來的學習裡,作者有如倒吃甘蔗,愈來愈進入狀況,誰說聰明的人不需要努力念書呢?

在學校裡,教授研究室的門永遠為學生打開,你可以選擇悶不吭聲,但也可以直接得到教授們寶貴的建議,實際上,學生付錢就是顧客,老師怎麼可能有不服務的道理,作者和許多同學一樣,會在課餘請教老師課業上的問題,但老師總是以即興的專題討論叫你到黑板寫下你對問題的觀點,身為學生心裡就會想,如果我知道,那我幹嘛還來問你呢?但是身為MIT的老師們,背負著訓練學生如何思考的重責大任,他不應該直接給學生提示,而是要刺激學生們不停的思考辨證,這點我實在贙同,但慚愧的是,雖然我曾處在台灣設備及師資最好的大學中,我卻選擇以逃避的方式過了四年學生生涯。

作者在MIT裡,碰見許多一時無法承受課業失敗壓力的學生所引發酗酒和自殺的問題,尤其是創造許多科技人才的地方,到處充斥著0和1,電荷、瓦特、質子、夸克.......對他們來說才是生活的意義,但近年來開始提倡人文素養的議題,「在機械式的思考下......是否能將一些空間留給宗教、心靈和精神方面的事物?」作者如是說。在書裡,作者的好朋友突然被發現在車內以排煙管的廢氣自殺,當作者被告知此消息時,他心裡想的是「...如果車子維持空轉,比如說,每分鐘八百轉,排氣量為兩公升,那麼每分鐘會有四百公升的廢氣灌進車裡,再乘以一氧化碳的佔比,噢,假定流入速率與排氣速率相同;這就好像將氣體灌到一個有洞的汽球裡;還得做另一個假設,即乘客的呼吸速率,假定車裡那人的肺活量是兩公升,每分鐘呼吸二十次,等於說每分鐘的右吐量為四十公升。現在要模擬她的肺吸入一氣化碳的速率,我們需要............」讀完此章,我心裡感到哀傷...久久不去。

最後名為「結果」一章,是作者完成碩士的研究時,很想要證明自己也能成為MIT的二次方,所以報考博士班的資格考過程,最後他並無像電影般主角得到最美好的結局,但他秉持自己人生的信念,發揮所長,現今在麻省開設一家能源顧問公司。

我知道,我現在選擇的路高出我能力太多,我不覺得我資質比作者厲害,而且我也沒他這麼努力,但是,我希望我能抓著我理想繼續一點一滴努力前進,就像在BBS上,看到某個問題討論串:[問題] 台、清、交研所,怎麼考才會上啊?
某個網友的回文:
我們通識課的老師,教微積分的,密西根大學數學博士

她常說:要把書唸好只有兩個訣竅

那就是愛與勇氣。

不知道這樣有沒有幫到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oileestherst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